今日是:

问题描述:

内耳性眩晕经23天的住院治疗未痊愈想继续寻找治疗方案。经核磁与临床表现基本确诊为次病。本次发病及持续的时间:2005年11月28日。持续将近1月。目前一般情况:仍有轻微的眩晕,可以行走,用药后没食欲。病史:以前没有任何的疾病,没吃过药,没打过针。以往的诊断和治疗经过及效果:以前没病也没治过。辅助检查:血,脑电图等。其它:没有

问题解答:

您好,内耳性眩晕症是因内耳膜迷路积水引起的一种眩晕。其发病原因,一般认为由变态反应、水盐代谢紊乱或内耳血管痉挛等,导致淋巴液分泌过多或正常吸收障碍,而产生内耳膜迷路的水肿。内耳性眩晕理想的治疗方法应该能彻底去除病因,改善其病理改变,同时能够防止复发及并发症的出现,恢复正常的平衡和听觉功能.有的学者提出,对于药物治疗6个月仍有眩晕者,鼓室内注射地塞米松3个月仍无改善,并有明显感音神经性聋者,可采用鼓室内注入庆大霉素治疗;听力好的患者,可采用内淋巴囊减压术;如果内淋巴囊减压术仍无效,听力好的患者可行前庭神经切

相关问答:

提示:此问答仅供参考,如有不适,请到正规医院就医。